卢世秀:主任医师,北京市优秀名中医、首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、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晁恩祥教授的亲传弟子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
擅长治疗:慢性咳嗽、慢阻肺、哮喘、肺间质纤维化、肺癌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胰腺炎、心肌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肿瘤等各种疑难杂症。
出诊时间:每周一下午
别人在夏天肆意享受冰饮、空调和晚风,你却喷嚏不断、鼻塞流涕,稍不注意就中招感冒?别以为只是运气差,这很可能是体虚在“作祟”!夏季看似火热,实则暗藏健康隐患,体虚人群更要掌握科学防护方法,轻松度过无“感”夏天。
为什么夏季体虚易感冒?
内外温差大,防线被攻破
夏季室外热浪滚滚,室内空调冷气十足,频繁出入冷热环境,身体就像坐“过山车”。体虚人群本就抵抗力弱,体温调节功能较差,在巨大温差刺激下,鼻腔、咽喉等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屏障极易被打破,给病毒、细菌提供可乘之机。
贪凉过度,损伤阳气
冷饮、冰镇水果、凉水澡……夏季的清凉诱惑不断。但对于体虚者来说,过度贪凉会让寒气直入体内,损伤脾胃阳气和肺气。脾胃是后天之本,肺气是防御外邪的“城墙”,阳气受损,就像房屋失去了坚固的大门,感冒自然容易找上门。
睡眠不足,免疫力“罢工”
夏季昼长夜短,加上闷热天气影响,很多人睡眠质量下降,睡眠时间不足。而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强化的关键时期,长期睡眠不足,白细胞活性降低,免疫因子分泌减少,体虚人群的免疫系统更是“雪上加霜”,难以抵御感冒病毒。
体虚人群夏季防感冒秘籍
饮食调理,筑牢健康根基
温补脾胃:山药、小米、南瓜等食物,既能健脾养胃,又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。早上喝一碗小米南瓜粥,温暖脾胃,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;用山药搭配排骨煲汤,鲜香滋补,增强体质。
补充蛋白质:鸡蛋、牛奶、鱼肉、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,是提升免疫力的“主力军”。每天一个水煮蛋,喝一杯牛奶,午餐或晚餐吃些清蒸鱼、凉拌豆腐,为身体补充能量,增强抵抗力。
适当食用辛温食材:生姜、葱白、紫苏等辛温食材,能驱散体内寒气,温暖身体。可以在做饭时加入几片生姜,煮一碗紫苏葱白粥,微微发汗,预防感冒。
生活起居,打造防护壁垒
科学使用空调:空调温度设置在26℃ - 28℃为宜,避免冷风直吹身体。从室外进入空调房,稍作停留,等身体适应后再开空调;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的睡眠模式,盖好薄被护住腹部、肩膀和膝盖。
避免过度贪凉:冷饮要适量,尽量选择常温或温热的饮品;洗澡水温度保持在37℃ - 40℃,避免用冷水洗澡;出汗后不要立刻吹空调或风扇,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,换干爽衣物。
保证充足睡眠: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,晚上11点前入睡,中午适当小憩20 - 30分钟。睡前可以泡个热水脚,喝一杯温牛奶,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帮助提高睡眠质量。
适度运动,激活免疫活力
八段锦、太极拳:八段锦和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,能调节呼吸,促进气血运行。每天清晨或傍晚练习20 - 30分钟,可增强心肺功能,提升免疫力。
散步、慢跑:选择气温相对凉爽的清晨或傍晚,到公园、河边散步或慢跑。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、身体感觉轻松为宜,避免过度劳累。每周坚持3 - 5次,每次30分钟左右,能有效改善体质。
拉伸与呼吸训练:日常可进行简单的拉伸动作,如颈部拉伸、肩部拉伸,放松肌肉。同时配合深呼吸训练,吸气时腹部隆起,呼气时腹部收缩,每天练习10 - 15分钟,增强肺部功能。
穴位按摩,增强身体自愈力
大椎穴:大椎穴位于颈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。用食指和中指并拢,以大椎穴为中心,顺时针按摩5 - 10分钟,每天1 - 2次,可激发阳气,提高免疫力。
足三里穴: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是调理脾胃、增强免疫力的重要穴位。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,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,每次按压3 - 5分钟,双侧交替进行,每天2 - 3次。
迎香穴: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,鼻唇沟中。用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,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1 - 2分钟,每天3 - 4次,能通利鼻窍,预防呼吸道疾病。
夏季感冒虽恼人,但只要体虚人群从饮食、起居、运动等多方面入手,科学防护,就能远离感冒困扰,尽情享受夏日美好时光!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