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,通用汽车发布第二季度财报,净收入约471亿美元,净利润19亿美元,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30亿美元。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·博拉(Mary Barra)认为,这一财报数据体现了通用汽车的韧性。
在今年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之时,受到新的贸易和税收政策等影响,通用汽车曾更新了2025年全年财务预期。通用汽车方面当时认为,公司或将面临40亿至50亿美元关税增长影响,更新后的财务预期反映出公司预计可抵消至少30%的关税影响。此次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强调,更新后的2025年全年财务预期保持不变。
在中国市场,通用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盈利,这也为通用二季度的业绩贡献了不错力量,成为与美国市场并列的重要财报看点。在业绩发布之后的沟通会上,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·博拉讲述了在中国市场的规划和判断。玛丽·博拉首先从侧面否认了要解散中国合资公司上汽通用的说法。
上汽与通用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汽车合约将在2027年到期,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传言称上汽通用可能到期不续约。去年底,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在回答“上汽通用汽车合资合同将于2027年到期,双方股东是否会续约”时称,也表示目前双方股东保持密切沟通,甚至每天都会沟通。这进一步引发外界的猜疑。
不过,从玛丽·博拉的表态来看,上汽通用的延续大概率不是问题。“我认为凯迪拉克和别克有机会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发展。”玛丽·博拉说。她认为,别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而且这个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意义非凡。此外,凯迪拉克被视为豪华品牌中绝佳的选择。特别是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看,它的表现相当不错。
“凭借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源,我们可以在中国拥有规模虽小但实力雄厚、能够持续增长的业务。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将继续关注的重点。”玛丽·博拉说。
对于通用在中国目前的市场表现,玛丽·博拉表达了认可。她说,在中国,通用一直与合资伙伴上汽密切合作,以提升销售、库存管理、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。目前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强劲。第二季度,通用在中国实现了连续第二个季度的市场同比增长。“我们是唯一一家市场份额有所增长的外国汽车制造商,并报告了正的股权收益(即盈利)。”玛丽·博拉说。
通用汽车预计,在中国市场的这一强劲表现将持续到下半年,这得益于两个层面的原因:第一、中国团队执行力强;第二、中国合资公司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,这推动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增长,并带来了正的股权收益。“我为那里的团队感到无比自豪。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,我认为凯迪拉克和别克有机会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发展。”玛丽·博拉说。
此外,对于中国市场未来的竞争,玛丽·博拉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很强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变化会逐渐稳定下来。
尽管如此,通用在中国市场依然面临着挑战。今年,通用汽车在中国有诸多的调整,特别是其高端进口车平台道朗格5月就解散,部分业务也进行了一定优化。
从销量来看,通用汽车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已恢复正增长态势,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约为24.5万辆,同比增长8.64%。而今年被上汽通用定义为“反攻”之年,其中“本土化”合作加深是一个重要的改变。
据悉,未来通用在中国市场的新车型将主要由上汽通用和泛亚来主导开发。其中,上汽通用推出了全新一代“逍遥”超级融合整车架构,融合了上汽通用最新的车身、底盘、动力总成和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,从2025年起,上汽通用所有本土新能源车型都将基于这套架构来打造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“至境”首款轿车至境L7也在近日亮相,该车型就搭载了本土研发的“逍遥”超级融合架构。通用是全球第一个下线量产增程产品的汽车品牌,这也为其产品打开市场带来了不少想象空间。当然,通用目前也是第一个生产了增程产品的合资车,在通用之后,大众大量的增程车将在2026年上市。
通用汽车方面称,后续会通过本土化解决方案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,布局纯电、插混、增程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,为今年上市的每一款本土新车型配备至少一个新能源产品选择。2025年被视为合资品牌的反攻之年,那么上汽通用在扭亏之后,能否更大程度地迎来市场上的回血,还需要看齐后续产品的表现。不过,从目前来看至少开了一个好头。
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